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决策部署,按照“才聚忻州 智启未来”——“智汇山西”忻州站专家人才夏令营活动安排,8月18日,校企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和农产品加工技术与功能食品开发研讨会在忻州市“科创驿站”科技示范园举行。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拓宽共同富裕路径,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
2025年8月12日,忻州市委书记朱晓东,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建国陪同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红普一行赴忻州市“中国农业大学设施农业科技小院”考察调研,深入了解其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及新质生产力培育情况,并就进一步深化科技赋能忻州市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交流。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今年以来,各地加快数字乡村建设,着力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明确了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作为苏州市农业农村局创新打造的数字化平台之一,“作物云”平台依托“遥感+AI+移动互联网”技术,可实现惠农补贴直达快享、农情数据实时调度、作物产量精准估算、农田协同管理和农业智能决策。
智慧农业凭借对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引入,实现了农业生产环节的精准把控与智能管理。智慧农业已成为世界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全球都在加快智慧农业布局。2025年全球数字农业市场规模将达50亿美元(CAGR 20%)。中国智慧农业市场预计2025年突破1600亿元,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超20%。
在传统农业向智能化加速跃升的关键阶段,AI“超级大脑”正在走进田间地头。7月28日,中国中化在京发布业内首款农业种植综合大模型“i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