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首页新闻资讯行业资讯

新闻资讯

李玉恒:融合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 擘画协同发展新图景

2025-10-21 阅读量:
日前,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表示,城市更新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部署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以来,住房城乡建设部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出政策、明底线,推试点、抓项目,取得了明显成效。这要求,既要通过城市更新完善 “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 建设,更要立足城乡统筹逻辑,融合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构建城乡协同发展新格局。
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的融合,核心在于建立基于功能互补、要素互通、空间互嵌的共生系统,基于城乡各自禀赋与优势,形成城市提质与乡村增值的双向赋能。
从功能维度看,城市更新中释放的低效用地、闲置资本,可直接为乡村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完善提供支撑;而乡村拥有的生态空间、文化资源与农产品供给能力,能为城市生态修复、业态丰富、文化传承注入新活力。
从要素维度看,一方面,可以引导城市更新中沉淀的专业人才、闲置资本、先进技术下沉乡村,激活乡村发展潜力;另一方面,可以推动乡村振兴中盘活的生态资源、文化资源、特色农产品反哺城市,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从空间维度看,城市更新可以将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向近郊乡村延伸,强化辐射带动作用;乡村振兴则可以依托城市定位,结合自身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与城市空间的功能嵌套,最终构建疏密有致、功能协调的全域空间体系。
在融合路径方面,需要通过打通双向流动堵点、构建价值链闭环、建立协同共治机制等,构建“系统联动”实践框架。
在人才方面,建立“城市人才下乡”与“乡村人才进城”的双向通道——鼓励城市更新中培育的规划师、设计师、企业家等专业人才,通过技术帮扶、驻村顾问等方式服务乡村;支持新型职业农民、非遗传承人、乡村企业家进入城市,参与城市文化业态运营、农产品品牌建设。
同时,推动农业产业链向城市延伸,依托城市更新中的特色商街、文创园区、社区便民中心,开发乡村文创产品、农业研学课程,实现农产品从初级供给向品牌化、体验化升级,让乡村产业深度融入城市市场。
在基础设施方面,推动城市更新中的交通、能源、通信等设施向乡村延伸: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公路覆盖近郊乡村,提升通勤便利度;供水、供电、供气管网向周边农村拓展,改善乡村居住条件。
在公共服务方面,建立城乡共享机制——城市更新中新建的学校、医院、文化场馆,通过集团化办学、医联体、文化结对等模式,为乡村提供远程教学、远程医疗、文化下乡服务;在社区便民中心设置乡村农产品直供点、农村办事服务站,让乡村居民在城市享便利,城市居民近距离接触乡村资源。
在治理主体上,建立城乡治理联席会议制度,统筹住房城乡建设、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部门资源,同步推进城乡项目;引入企业、社会组织、村民合作社、城市居民代表参与治理,凝聚治理共识。在治理方式上,强化数字化赋能——搭建城乡融合治理平台,整合城市更新的人口、土地数据与乡村振兴的农业、生态数据,实现信息共享、问题共治。
(作者系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教授、城乡社区建设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