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迅速,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力量。从传统制造业到新兴产业,从区域禀赋依赖到数字化转型,我国产业集群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和创新潜力。同时,我国农业产业也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从传统的小农经济到现代化的产业集群,农业正在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引擎。今天,中农富通和大家聊聊我国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并通过几个优秀案例,一起看看这些“农业航母”是如何崛起的。
近年来,我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迅速,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力量。从传统制造业到新兴产业,从区域禀赋依赖到数字化转型,我国产业集群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和创新潜力。同时,我国农业产业也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
2024年4月1日,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发布《2024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立项名单公示公告》,将已经批准立项的50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期为4月1-3日。由中农富通乡村产业发展研究院规划设计的淮安淮阴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获批国家2024年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
由中农富通参与规划服务的洛阳国际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项目位于洛阳市伊滨区寇店镇,龙少快速路以南,区位优势明显,后发潜力巨大。规划总面积约1万亩,总投资约10.2亿元,按照“核心区+示范区”双区建设布局,其中“核心区”占地825亩,重点建设“印象洛农”服务区、“锦绣洛农”核心区、“智慧农业”示范区;“示范区”占地约9175亩,重点建设“产村融合”示范区。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都离不开农业发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需要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
向设施农业要食物,目前全国现代设施种植面积达到4000万亩,约70%的肉蛋奶和52%的养殖水产品由设施养殖提供。今年6月,我国第一部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出台,对全面推进设施农业现代化作出部署。设施农业短板如何补、质量效益如何同步提升、稳产保供能力如何增强?针对这些问题,记者深入田间地头、戈壁牧场、海港渔村进行了调查。
现代农业发展到今天,越来越在功能、业态和实现路径诸方面表现出新的内涵特征,并内生出乡村产业的多元化趋势。对此进行深度分析,于把握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意义重大。
寒潮来袭,12条防寒措施保障农业生产 入冬以来最强寒潮影响持续,中央气象台11月28日18时继续发布寒潮橙色预警,此次寒潮天气过程中,强降温和大风灾害将对设施农业产生带来不同程度影响。12条防寒防冻措施,覆盖蔬菜、花卉、小麦、渔业、畜禽等多个农业产业,保障农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