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为何印发意见?意见部署哪些重要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26日进行了解读。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我国数据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完备、应用场景广阔等优势,强化前瞻谋划、系统布局、分业施策……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施策、降本增效,规范PPP存量项目建设和运营,支持提升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水平。
“要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设施农业大有可为,要发展日光温室、植物工厂和集约化畜禽养殖,推进陆基和深远海养殖渔场建设,拓宽农业生产空间领域”。
当前,数据要素已经成为释放农业生产要素潜力、提升农产品品质、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要完成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亟须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而充分发挥好数据要素作用势所必然。
作为苏州市农业农村局创新打造的数字化平台之一,“作物云”平台依托“遥感+AI+移动互联网”技术,可实现惠农补贴直达快享、农情数据实时调度、作物产量精准估算、农田协同管理和农业智能决策。
智慧农业凭借对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引入,实现了农业生产环节的精准把控与智能管理。智慧农业已成为世界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全球都在加快智慧农业布局。2025年全球数字农业市场规模将达50亿美元(CAGR 20%)。中国智慧农业市场预计2025年突破1600亿元,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超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