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推动高质量发展确定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既与“十四五”规划一脉相承,又在准确把握未来5年发展大势的基础上部署了新的战略任务。
《建议》第八部分“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对“三农”工作的全面要求。第八部分包括了三条,分别针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其中的第一条“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针对的是农业问题,在本质内容上,是对加快农业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具体任务要求。
党的二十大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战略部署,提出要“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一创新性的政策导向,不仅标志着党中央在“三农”工作上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而且是全面推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一环,为指引未来农村工作的方向提供了强有力的抓手。这一决策不仅植根于深厚的现实土壤,更紧密贴合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深切期望。
场景是用于系统性验证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产业化应用以及配套基础设施、商业模式、制度政策的具体情境,是连接技术和产业、打通研发和市场的桥梁,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对促进新技术新产品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具有重要牵引作用。
9月23日上午,神池县领导一行赴中国农业大学参加“人到山西好风光”人才宣介北京专场活动,围绕省市中试基地果蔬新品种试验种植项目推进进行座谈交流。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支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富民产业,促进农民就近就业增收。县域富民产业连接城乡经济、惠及农村农民,是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的关键载体。
为了增强同事间的沟通交流,增强公司员工的凝聚力,进一步认同企业文化,提高共同奋斗、合作共赢的团队精神和整体意识,我所于4月12日组织开展了“学习考察与放松身心”相结合的2024年和美乡村调研行动(江宁站),本次活动有幸邀请到南京农业大学汤国辉教授参与并为团队开展讲座。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千万工程”实施二十载,浙江乡村的吸引力与日俱增。一到节假日,城里人都爱往农村跑,因为那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