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首页新闻资讯行业资讯

新闻资讯

农文旅综合体:乡村振兴的创新引擎与发展路径

2025-04-16 阅读量: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村地区面临着人口流失、产业衰退等诸多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成为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农文旅综合体作为一种创新的乡村发展模式,将农业、文化与旅游有机融合,不仅能够有效激活乡村资源,还能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全面发展。
一、农文旅综合体的内涵与发展背景
(一)内涵
农文旅综合体是一种以农业为基础,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载体的综合性乡村发展模式。它涵盖了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业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科普教育等多种功能,通过整合乡村的自然景观、农业资源、民俗文化等要素,打造出一个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乡村发展空间。
(二)发展背景
1.政策支持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农文旅综合体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例如,《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推动乡村旅游与农业、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善、吸引力强的乡村旅游目的地。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将乡村旅游定位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
2.消费升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开始追求个性化、多样化的旅游体验,对乡村旅游的需求也从传统的观光游览向休闲度假、文化体验、农事体验等方向转变。农文旅综合体正好满足了这一市场需求,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深入的乡村旅游体验。
3.农业转型
传统农业面临着生产成本上升、市场竞争加剧等问题,迫切需要进行转型升级。农文旅综合体的发展模式为农业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通过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新业态,拓展了农业的功能和价值,提高了农业的综合效益。

二、农文旅综合体的构成要素与功能定位
(一)构成要素
1.农业生产区
农业生产区是农文旅综合体的基础,主要包括露地或设施种植区、田园、果园、茶园、养殖场等农业生产空间。在这里,游客可以参与农事体验活动,如耕种、采摘、养殖等,感受农业生产的乐趣,了解农业生产知识。

2.文化展示区
文化展示区是农文旅综合体的灵魂,主要包括民俗文化博物馆、传统手工艺作坊、乡村文化广场等文化展示空间。在这里,游客可以深入了解乡村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传统技艺,体验乡村文化的魅力。
3.旅游服务区
旅游服务区是农文旅综合体的配套服务设施,主要包括游客接待中心、餐饮住宿设施、购物娱乐设施、互动体验场景等。在这里,游客可以享受到便捷的旅游服务,如住宿、餐饮、购物、娱乐、农事体验等,提高旅游体验的质量。
4.休闲度假区
休闲度假区是农文旅综合体的核心区域,主要包括度假酒店、民宿、温泉浴场、水上乐园、萌宠乐园、数字互动等休闲度假设施。在这里,游客可以放松身心,享受悠闲的度假时光,缓解城市生活的压力。
(二)功能定位
1.农业生产功能
农文旅综合体保留了农业生产的基本功能,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文化传承功能
农文旅综合体注重挖掘和传承乡村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通过建设文化展示区和开展文化体验活动,让游客了解和感受乡村文化的魅力,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旅游休闲功能
农文旅综合体以旅游为载体,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和体验项目,如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农事体验、文化体验等,满足游客不同的旅游需求。
4.生态保护功能
农文旅综合体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采用生态友好型的发展模式,保护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
三、国内外农文旅综合体成功案例分析
(一)国内案例:袁家村
袁家村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是一个以关中民俗文化为主题的农文旅综合体。袁家村通过挖掘和整合当地的民俗文化和农业资源,打造了一个集民俗体验、美食文化、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1.特色产业
袁家村以关中民俗文化为核心,发展了特色餐饮、传统手工艺、民俗表演等特色产业。其中,袁家村的美食文化尤为突出,汇聚了各种地道的关中美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品尝。
2.运营模式
袁家村采用了“公司 + 农户”的运营模式,由公司统一规划和管理,农户参与经营和服务。这种模式既保证了公司的统一管理和品牌建设,又充分发挥了农户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成功经验
(1)注重文化挖掘和传承。袁家村深入挖掘当地的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将其融入到旅游产品和体验项目中,让游客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氛围。
(2)突出特色产业。袁家村围绕关中民俗文化这一主题,发展了一系列特色产业,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3)创新运营模式。袁家村采用“公司+农户”的运营模式,实现了公司与农户的互利共赢,促进了农文旅综合体的可持续发展。
(二)国外案例:日本六次产业融合发展示范村——神户葡萄酒城
神户葡萄酒城位于日本兵库县神户市北区,是一个以葡萄酒产业为核心的农文旅综合体。神户葡萄酒城通过发展葡萄酒酿造、葡萄酒品鉴、葡萄酒旅游等产业,实现了农业、工业和旅游业的深度融合。
1.特色产业
神户葡萄酒城以葡萄酒产业为核心,发展了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葡萄酒品鉴、葡萄酒旅游等特色产业。游客可以参观葡萄园和葡萄酒酿造厂,了解葡萄酒的酿造过程,品尝各种美味的葡萄酒。
2.运营模式
神户葡萄酒城采用了“农业+工业+旅游”的运营模式,通过整合农业、工业和旅游业的资源,实现了产业的协同发展和增值增效。
3.成功经验
(1)注重产业融合。神户葡萄酒城将农业、工业和旅游业有机融合,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提高了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2)强化品牌建设。神户葡萄酒城注重品牌建设,通过提高葡萄酒的品质和知名度,打造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葡萄酒品牌。
(3)加强人才培养。神户葡萄酒城重视人才培养,通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培养了一批专业的葡萄酒人才,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四、农文旅综合体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规划不合理
部分农文旅综合体在规划建设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导致功能布局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例如,一些农文旅综合体的旅游服务设施与农业生产区距离过远,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存在不便;一些农文旅综合体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
(二)文化内涵挖掘不足
一些农文旅综合体在发展过程中过于注重旅游设施的建设和旅游项目的开发,而忽视了对乡村文化内涵的挖掘和传承。这导致农文旅综合体缺乏独特的文化魅力,难以吸引游客的关注和参与。
(三)人才短缺
农文旅综合体的发展需要具备农业、文化、旅游等多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然而,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人才短缺问题较为突出,缺乏专业的旅游管理人才、文化创意人才和农业技术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文旅综合体的发展。
(四)生态环境压力大
随着农文旅综合体的快速发展,游客数量不断增加,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一些农文旅综合体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导致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
五、农文旅综合体的发展策略与建议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1.加强规划指导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文旅综合体规划建设的指导,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标准和规范,引导农文旅综合体按照规划有序发展。
2.注重功能布局
农文旅综合体应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发展定位,合理划分农业生产区、文化展示区、旅游服务区和休闲度假区等功能区域,确保各功能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和有机衔接。
(二)深入挖掘文化内涵
1.加强文化资源整合
农文旅综合体应深入挖掘当地的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农耕文化等资源,将其融入到旅游产品和体验项目中,打造具有独特文化魅力的农文旅综合体。
2.创新文化展示方式
通过建设民俗文化博物馆、传统手工艺作坊、乡村文化广场等文化展示空间,采用实物展示、场景再现、互动体验等多种方式,让游客更加直观地了解和感受乡村文化的魅力。
(三)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
1.培养本土人才
加强与高校、职业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开设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一批适应农文旅综合体发展需求的本土人才。
2.引进外部人才
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部的旅游管理人才、文化创意人才和农业技术人才到农文旅综合体工作和创业,为农文旅综合体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1.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农文旅综合体在发展过程中应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的原则,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乡村的生态环境。
2.加强环境监管
建立健全环境监管体系,加强对农文旅综合体的环境监测和管理,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确保农文旅综合体的生态环境质量。
六、农文旅综合体对乡村振兴的意义
(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农文旅综合体的发展可以拓展农业的功能和价值,通过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新业态,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农文旅综合体的建设和运营还可以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二)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农文旅综合体将农业、文化、旅游等产业有机融合,形成了新的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促进了农村产业的融合发展。这种融合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农村产业的竞争力,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推动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
(三)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农文旅综合体的建设需要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如道路、水电、通信、污水处理等。这些设施的建设和改善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还可以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促进乡村生态宜居建设。
(四)传承和弘扬乡村文化
农文旅综合体注重挖掘和传承乡村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通过建设文化展示区和开展文化体验活动,让游客了解和感受乡村文化的魅力,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农文旅综合体的发展还可以激发农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乡村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结论
农文旅综合体作为一种创新的乡村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实践价值。它不仅能够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还能够传承和弘扬乡村文化,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然而,农文旅综合体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采取科学合理的策略和措施,加强规划指导,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农文旅综合体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农文旅综合体的重要性和潜力,不断探索创新,完善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让农文旅综合体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由“中农富通”整理编辑,图片来源于中农富通图库及包图网,内容仅供学习参考,转载请注明来源。
中农富通提供农文旅综合体规划设计、工程建设、技术服务、运营支持等一站式服务,垂询:鲍经理15811564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