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首页新闻资讯行业资讯

新闻资讯

十五五规划研究:县域政府招商模式与策略的新变化及核心差异

2025-05-08 阅读量: 来源:农研引擎 作者:白春明
十五五规划研究:县域政府招商模式与策略的新变化及核心差异
在做规划咨询的过程中,也少不了和县市级领导谈到招商引资的话题,而且这也是领导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另一个关心的问题是谁来投资。
对于发达地区,有很强的吸引力的地方来讲,还可以理解,毕竟“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总有合适的乘龙快婿送上门来。
但是对于并没有太突出的资源和优惠条件的地方来讲,招商引资的吸引力有哪些,能够让别人来的信心来自哪里?口口声声说要让客商来了赚钱,不能半途而废,其实想的还是别给撂挑子半路出家而已。
这里面就会有很多的影响因素来决定“招商引资”的动作是否足够有效,是否能够有结果,有领导的决心、有区域的特色、有客商的决策点、也有同行的相吸相斥……
这都和之前经济非常好的时候完全不一样了,以前是“水大鱼大”,招十个总有两个能够开花结果,作为成绩和新的核心引擎;现在是不让使用以前的手段了,能招来的也就是三五家,如何招得来、留得住、发展的顺畅持久,就更加的关键。
下面就详细说说其中的变化和可能的解决方案,以及典型案例:
一、新变化:从“政策优惠”到“生态赋能”
1.从“土地+税收”到“产业生态+资本联动”
传统模式:依赖土地出让、税收减免等直接优惠,企业落地后缺乏持续成长支持。现在政策上已经明确要求,不允许采取这些方式了,地方经济也无法给出这些优化减免政策。在地方调研过程中,有些之前说好的税收返还,成了一纸空文,根本兑现不了。也为后续招商带来新的问题。
新模式:构建“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生态。
这种方式体现出政府的服务意识,把很多工作做到了前面,比如产业链的深入研究,能够根据研究结果,搞清楚自身优势,搞清楚适合招哪个环节的企业,有何新引力和潜在目标;创新链方面的研究能够对未来的发展和前瞻性的一些企业、机构进行长远布局、精准锁定,也能够建立护城河,为企业和区域的发展奠定二次腾飞的基础;资本链是需要设计的,钓鱼还得下点饵料呢,何况是鬼精鬼精的资本方。
案例:如合肥市通过“国资领投”模式,以京东方、蔚来汽车等项目为核心,打造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等千亿级产业集群。政府不仅提供资金,还通过产业基金引导上下游企业集聚,形成完整生态。
合肥市设立总规模超千亿元的产业基金群,联合中信、招商等头部机构,以“引进团队—国资引领—项目落地—股权退出—循环发展”的闭环模式,推动产业升级。
2.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
传统模式:盲目追求项目数量,忽视产业匹配度,导致“捡到篮子都是菜”。这种方式目前基本不会出现了,不是之前经济发展迅速、投资很火热的时期了。
新模式:聚焦细分赛道,实施“链长制”招商。
为了更好地服务好未来共同发展的入驻企业,一定是非常慎重地考虑和选择的。这就需要做到真正的“知己知彼”,才不至于蜜月期过后的分道扬镳。
案例:苏州市围绕生物医药、纳米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绘制“产业链图谱”,精准对接龙头企业与关键配套企业。
苏州工业园区通过“链主企业+创新平台+资本”模式,吸引药明康德、信达生物等企业落地,形成全球领先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3.从“单向招商”到“双向赋能”
传统模式:以往的招商方式都是政府主导招商,企业被动落地,缺乏长期合作机制。现在很多县域领导的思路还停留在政府主导的视角上,谈的事情和企业真正关心的东西,不在一个层面或者语境里面,更不足以打动企业家和投资人。结果就是招商热闹一次,后面就没有下文了。
新模式:政企共建“创新联合体”,共享资源、共担风险。政府如果真要发展某个产业,也确实需要投入一定的资源(资金)发展某一个项目,那久一点要拿出诚意来,共建“创新联合体”,不管是混合所有制公司,还是引入研究机构,一定要有非常明确的规划、文件甚至产业基金,让潜在招商企业深切感受到铺面而来的热情和决心。
案例:深圳市通过“园区+创投”模式,深圳湾科技发展公司对入驻企业提供租金优惠与“优先跟投权”,控股一批中小微科技企业,形成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创新生态。
深圳国资委通过战略投资荣耀、苏宁易购等企业,不仅缓解企业现金流压力,还稳定了产业链供应链,实现政企共赢。
二、方式变迁模式差异的原因分析
1.全球产业链重构:中美贸易摩擦、科技竞争加剧,地方需通过自主可控的产业链布局提升抗风险能力。
2.高质量发展要求:传统招商模式导致资源错配、产能过剩,新模式强调创新驱动与绿色低碳发展。
3.资本与产业深度融合:股权投资、并购重组等资本工具成为招商核心手段,政府从“房东”转向“股东”。
4.企业需求升级:企业更关注技术、人才、市场等综合生态,而非单一政策优惠。
5.狼多肉少同业竞争加剧:由于大环境不好,欠发达地区要招商,发达地区同样在招商,如果不能作为产业迁移的选择地,就更不可能成为新产业的策源地。发达地区的领导一定不比其他地方的人弱。形势高低立判。
三、如何更好地招商引资?
讲了招商引资的新变化,也简单分析了方式模式变化的背后原因,只到这个层面,还是没办法解决地方发展的问题。
只提出问题,不解决问题,不是成熟规划咨询师做事的风格。
解决实际问题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结合以上分析,也提出三条方式供县市级招商引资参考:
从县域农业农村发展角度出发,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并实现项目落地与长远布局兼顾的方法:
1.明确招商方向与重点
立足资源禀赋:深入挖掘本地独特的自然资源、农业产业基础、人文资源等,如特色农产品、生态风光、农耕文化等,找准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领域进行重点招商。
延伸产业链条:围绕当地优势农产品,招引上下游企业,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比如在粮食主产区,可招引粮食深加工、饲料加工、食品制造等企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紧跟产业趋势:关注现代农业科技、农村电商、休闲农业、绿色食品等新兴产业发展趋势,积极招引相关企业和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农业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2.优化营商环境
政策支持:制定出台具有针对性和吸引力的优惠政策,在土地供应、税收优惠、财政补贴、金融信贷等方面给予支持,降低企业投资成本。
简化审批流程: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项目立项、用地审批、建设施工等环节的手续,推行 “一站式” 服务、“并联审批”、“限时办结” 等制度,提高办事效率,加快项目落地进度。
建立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全程跟踪服务,建立项目服务责任制,明确专人负责项目的对接、协调和服务工作,及时解决企业在项目建设和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3.创新招商方式
产业链招商:通过规划先行,绘制产业链招商图谱,明确关键环节和缺失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活动,引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以商招商:鼓励本地企业积极参与招商工作,通过与本地企业的合作,吸引其上下游关联企业或合作伙伴到本地投资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委托招商:与专业的招商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等合作,借助其资源和渠道优势,开展委托招商,提高招商的精准度和成功率。
网络招商: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布招商信息,建立网上招商服务中心,开展线上招商洽谈、项目推介等活动,扩大招商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4.强化项目储备与管理
建立项目库:结合当地“农业农村发展规划”,谋划储备一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招商项目,形成项目库并实行动态管理,定期更新和完善项目信息。
科学论证评估:在项目引进前,组织专业人员或第三方机构对项目的可行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影响等进行科学论证和评估,确保项目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跟踪服务:对已签约项目,建立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及时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
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选拔培养专业人才:选拔一批懂经济、懂农业、懂招商的复合型人才充实到招商队伍中,并加强对其的培训教育,提高招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
引进高端人才:积极引进具有丰富招商经验和广泛人脉资源的高端人才,带领和指导本地招商工作,提升招商工作的水平和层次。
建立激励机制:制定完善招商人员的激励机制,对在招商引资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团队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招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6.促进融合发展
推动产业融合:立足当地农业农村资源,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康养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事体验、农耕文化传承等新业态,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附加值,拓宽招商引资领域。
加强区域合作:积极融入区域发展战略,加强与周边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的合作交流,开展产业对接、项目合作等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四、优秀招商模式案例
1.合肥模式:国资引领,产业突围
路径:以三大国资平台为核心,通过“基金招商+项目投资+生态构建”推动产业升级。
成效:十年间GDP增长超300%,培育出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三大千亿级产业。
2.苏州模式:全生命周期服务
路径:设立母基金,覆盖企业从天使轮到Pre-IPO的全周期需求。
成效:2023年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上市企业超50家。
3.深圳模式:园区+创投,生态赋能
路径:以科技园区为载体,通过“租金优惠+股权投资”吸引创新企业。
成效:深圳湾科技园区集聚超2000家科技企业,年产值超千亿元。
4.浙江嘉兴模式:市场化招商公司,专业化操作
路径:招商公司通过市场化机制招揽人才,围绕地方优势产业进行专业化布局,改善了政府招商的效率,为招商引资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效果:嘉兴市设立了市场化招商公司,2023年全市招商公司累计举办招商活动250余场,获取有效信息653条,签约项目120个,落地项目50个。
5.山东沂水县的乡情招商模式:
沂水县创新“三招三引”工作方法,通过搭好“老乡经济”连心桥、当好“亲情经济”红娘、打好“人文经济”乡情牌、做好“在外人才”回归梦等措施,吸引沂水籍在外人才回乡创业和投资,激发了创业活力,增强了内生动力,2019-2021年共招引项目215个、总投资276.1亿元。
五、总结
地方招商已从“拼政策”转向“拼生态”,核心在于通过“资本+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构建可持续的产业竞争力。未来,地方政府需进一步强化市场化思维,平衡政府与市场关系,以“长期主义”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为【农研引擎】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