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多项乡村振兴相关预算资金,重点支持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水利资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领域。这是充分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支持地方编制预算,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提前谋划2023年乡村振兴相关工作部署。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从“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的深刻论断,到“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再到“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奋进号角,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县域是“三农”工作的主战场,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是连接城市、服务乡村的枢纽,是县域经济的主要载体。立足新发展阶段,进一步推动县域发展提质升级,激发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
植物基食品的概念来源于植物性饮食(plant-based diet)。植物性饮食的主要目的在于减少对环境和自身健康的危害,并试图寻找动物制品的“优质替代品”。在植物性饮食风潮的影响下,“植物基食品”(plant-based foods) 应运而生,且特指以植物原料(如豆类、谷物类等,也包括藻类及真菌类等)或其加工品作为蛋白质、脂肪的来源,添加或不添加其他辅料、食品添加剂(含营养强化剂),经加工制成的产品质构、风味、形态等感官特性与相应的动物来源食品具有相似特征的制品。 根据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
农业,值得重做一次。这不是誓言,而是农业升级的必由之路。受大环境,消费降级、行业下行,原材料涨价,成本上升,每一个产业都遭受不同的困境。农业也是如此,产品卖不动或者消费者不购买,经营者单独靠讲故事的方式,已经很难推动销售了。反之,一些精准、个性化、圈层化的营销或者产品、模式逐渐受到市场或消费人群的青睐。比如,认养农业模式。“今年依靠认养农业模式,也可以实现百万级的营收”一位北京90后农场主告诉农业行业观察“因为受疫情影响,北京白领人群不能海外旅游,周边游或亲子研学等新业态的规模节节攀升;同时,体
根据生态环境部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2020年12月联合发布的《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GB 20891-2014)修改单,及其配套技术规范《非道路柴油移动机械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要求》(HJ1014-2020)规定,自2022年12月1日起,所有生产、进口和销售的560kW以下非道路移动机械及其装用的柴油机应符合中国第四阶段排放标准要求(简称“国四”)。
导语:品牌化是水果产业的最大机遇。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果生产国和消费国,很多水果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继续大幅度提高,有人称中国的水果消费市场仍旧是蓝海,远未到红海。 然而,具体到生产环节,我国是水果大国却不是强国。在水果产业里,还面临着10大痛点:
我国农业在经历了人力和畜力为主的传统农业(农业1.0),以广泛应用杂交种和化肥、农药的生物-化学农业(农业2.0),以农业机械为生产工具的机械化农业(农业3.0)之后,正向以信息为生产要素,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和智能装备应用为特征的智慧农业(农业4.0)迈进。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谁来种地、怎样把地种好的重大问题,面临着质量效益不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不强等挑战。围绕农业“保供给、促升级、提效益、可持续”发展理念,“十四五”我国智慧农业应围绕以下三大战略目标进行任务布
发展智慧农业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措施,也是推进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措施。智慧农业园区作为推动实现传统农业向智能农业、智慧农业、现代农业升级转型的最小载体,应承担起示范推广责任,通过采用以点带面的发展模式推广智慧农业,整体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