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育种学依赖于育种学家在野外长期观测大田作物,通过经验积累和专业知识筛选出高产、抗逆、抗病虫害的优良种子。然而,这一过程耗时长、效率低,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需求。随着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的进步,具身智能育种机器人应运而生,通过智能化手段加速育种过程,提高育种效率。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生物学院、农学院、理学院协同开展了具身智能育种机器人的研发工作。
设施农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产品稳定供给的重要支撑,在“大食物观”背景下意义重大。我国设施园艺面积达280万公顷,居世界首位,设施蔬菜年产量2.65亿吨,占蔬菜总产量的1/3。然而,行业面临多重挑战:农业就业人口急剧下滑,用工成本攀升;单位面积生产效率仅为国际先进水平的1/2-1/3,产量仅为1/3-1/4;水肥药能源利用率不足,生态环境压力加剧;规模化农场管控需求迫切,智慧化成为必然趋势。
5月26日从商务部获悉,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专项行动计划》。
农业要强,离不开科技支撑;农民要富,离不开科技引路。随着中国农村常住人口逐渐减少,未来谁来种地的问题亟需解决。智慧农业或将成为这一问题的重要答案。
2024年农业农村部发布《农业农村部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指导意见》指出,智慧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着力点,是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制高点,并提出以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等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为工作主线,统筹推进技术装备研发、集成应用、示范推广,大幅提升农业智能化水平,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新动能。
在科技迅猛前行的浪潮之下,人工智能(AI)与智慧农业正深度交融,这股强大的合力正有力地推动着现代农业开启崭新的变革篇章。智慧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高阶形态,凭借对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引入,成功达成了农业生产环节的精准把控与智能管理。此举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更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赵家镇的食用菌大棚里,羊肚菌长势喜人;崇州市白头镇五星村的田间,“稳糖米”稻种已浸满春雨;大邑安仁镇的智慧农场内,无人农机驶过广阔的田野……仲春的天府平原上,新芽与新技术一同生长,勾勒出成都农业的活力图景。
设施农业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方向。近年来,潍坊市昌乐县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设施农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