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7月27日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部署了九方面举措提出优化供给端、创新流通端、激活市场端释放多样化、品质化、差异化消费潜力引领供需结构升级有力有效扩大农产品消费
为全面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等全链条现代化治理能力,推动农业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发展,重庆市将加快构建“产业大脑+未来农场”新模式,力争到2027年建成农业产业大脑10个、未来农场60个以上。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建立一批零碳园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作出明确部署。
城乡融合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实施的重大战略部署。总书记指出,要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促进城乡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
日前,浙江省召开智慧农业引领区建设现场会,明确了未来5年的“作战图”与任务书。目前,浙江全省已形成“数字+设施+机械”的发展体系,累计培育562家数字农业工厂和48家未来农场,涌现了一大批智慧农业技术成果和先进的模式业态,“低空+AI”正演绎出无限可能,也正在重塑农业生产格局。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助力推进首都乡村全面振兴,依据农业农村部《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指导意见》(农市发〔2024〕3号)及《全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2024—2028年)》(农市发〔2024〕4号),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设施渔业是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40年的发展,我国渔业机械化、设施化水平优很大提升,水产养殖机械化率约为40%。总体上我国渔业机械化、设施化、工厂化还没有完成,数字化、网络化刚刚起步,据研究渔业水产的数字化、网络化率估计都不足10%,对农业机械、设施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改造的任重道远,只有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后智能化技术才可能,智慧渔业的优势才能最终发挥出来。
随着深度求索、秧BOT等成为今年年初的“热词”,人工智能这项“高深莫测”的信息技术正从“云端”变得“接地气”,逐渐成为人们日常可接触的存在。深度求索开源其技术和模型后,为不少行业优化人工智能领域布局创新活力,农业领域也不例外,多地将深度求索接入自主研发的AI农业大模型中,推动智慧农业发展更迈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