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假期临近,厌倦了城市喧嚣的你是不是正寻觅兼具知识性与休闲感的出游地?小编梳理了七大特色农文旅园区,从科技展馆到田园秘境,从非遗体验到太空农科,为您打造多元化假期出行方案。
120 载风华正茂,120 载初心不改。站在 120 周年校庆的新起点,中国农业大学提出了 “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 的新目标,而中农富通也一直秉承着 “聚世界一流农业人才、建国际优秀推广平台” 的愿景不断前行!
2025年6月24日,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在浙江省嵊州市召开全国设施园艺提档升级推进会,总结“十四五”园艺产业发展成效,分析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部署设施园艺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措施,安排设施农业更新改造政策落实有关工作。
由中农富通规划设计、施工建设的烟台半月湾·农业科技博览园,是一个集农业示范博览、农业科技展示、农业科普教育、农业休闲体验、农业创意产业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和先进理念模式集聚平台。“农博园”设有星梦启航·综合管理服务区、星际农科·国际农业交流区、农耕星河·农耕文化体验区、智农星域·数字农业示范区四大主题功能区
春耕时节也正是花卉培育与栽种的关键时期,福建南靖县是全国四大兰花原产地之一,常年兰花种植面积4600多亩,南靖兰花已经形成了从种植、选育、保育到销售、推广的完整产业链。现在,南靖兰花育种创新正在经历迭代更新,不断提升兰花产业价值。
去年以来,我国出台多项政策积极推动“两新”,取得了显著实施成果。具体到农业领域,“两新”政策亮点频频,可以说实效性和创新性兼具。今年又提出,将率先从设施种植业开始“两新”工作,其中既有传统农机的迭代换新,也包括农业基础设施的升级,一揽子政策“组合拳”可谓正当其时。
在2025年全国两会上,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议题再次成为焦点。从东北黑土地到西北盐碱滩,从江南水乡到西南丘陵,代表委员们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盐碱地治理展开深入探讨,为筑牢粮食安全根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这两大议题,恰似破解耕地资源约束的“双重密码”,既关乎当下粮食产能的提升,更关乎未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天下之大本也。” 春耕,作为农业生产的关键起点,承载着一年的希望。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温室大棚成为了春耕的新引擎,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打破了自然环境的束缚,更为农业生产带来了高效与可持续发展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