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密码?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关系我们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近日,农业农村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制定印发《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我国出台的首部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将指导各地区各部门更好“向设施农业要食物”。
今年是浙江“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总结提炼、宣传推广“千万工程”好经验好做法。农业农村部党组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两次专题传达学习、研究贯彻落实举措,组建工作专班,组成5个小组赴浙江11个地市39个县区深入调研,进一步总结推广“千万工程”经验。
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设施农业大有可为,要发展日光温室、植物工厂和集约化畜禽养殖,推进陆基和深远海养殖渔场建设,拓宽农业生产空间领域。
6月19日,农业农村部与海南省政府在三亚签署共建海南渔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战略合作协议,部省协力推动海南渔业实现绿色发展,为全国渔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探索新路径。
近日,农业农村部陆续印发了《生猪多层养殖技术指导意见》《蛋鸡立体养殖技术指导意见》和《肉鸡立体养殖技术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围绕《指导意见》的出台目的、技术要点、产业影响等问题,记者采访了陈瑶生、杨宁、文杰3位专家,就相关问题展开交流,带来详细解读。
孟夏时节,祁连山上的冰川积雪开始融化,清凌凌的水打着旋儿奔流入河,孕育着一个个生命的绿洲。它们如珍珠般串起河西走廊,在煌煌汉唐盛世之中,补给了“道远多乏食”的金戈铁马,滋养了“丝绸西去,天马东来”的丝路繁荣。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要求,培育支持处于萌芽状态或成长阶段尚未大规模推广,但未来有可能对农业生产和产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农业科技成果,近日,农业农村部研究制定了《农业“火花技术”发现、评估与培育实施办法(暂行)》并印发实施。
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部署下,未来十年我国主要农产品市场将呈现什么样的发展态势?国际农产品生产和贸易情况又会产生什么变化?
党的二十大对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都离不开农业发展。
国际经验表明,农业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世界上的经济强国和人口大国都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也大都是农业强国。我国是14亿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强国必先强农,加快农业强国建设正当其时,意义非凡,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也是对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贡献。
从党的十九大到党的二十大,中央针对新时代“三农”工作,先后提出了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业强国三大政策范式。从政策逻辑上讲,农业强国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国家表现,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全球表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表征。现阶段,农业强国的政策范式并未超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本范畴。
土地是乡村最为宝贵的资源,农业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土地的保驾护航,因此在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的起步之年,一系列土地政策也相继出台,从乡村和农民的利益出发,优化制度、保障权益。